Search


看到文化部長龍應台接受聯合報訪問,說台灣人心底尚未徹底解嚴,應對政府「多一點信任、鼓勵」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看到文化部長龍應台接受聯合報訪問,說台灣人心底尚未徹底解嚴,應對政府「多一點信任、鼓勵」,不是一味的批評、反抗。不禁想起1984年龍部長的成名作〈中國人,你為什麼不生氣〉,忽忽三十年,也算是段歷史了吧。當年的她是這樣說的:

『在昨晚的電視新聞中,有人微笑著說:「你把檢驗不合格的廠商都揭露了,叫這些生意人怎麼吃飯?」我覺得噁心,覺得憤怒。但我生氣的對象倒不是這位人士,而是台灣一千八百萬懦弱自私的中國人。我所不能瞭解的是:中國人,你為什麼不生氣?』

『你怎麼能夠不生氣呢?你怎麼還有良心躲在角落裡做「沉默的大多數」?你以為你是好人,但是就因為你不生氣、你忍耐、你退讓,所以攤販把你的家搞得像個破落大雜院,所以台北的交通一切烏煙瘴氣,所以淡水河是條爛腸子;就是因為你不講話、不罵人、不表示意見,所以你疼愛的娃娃每天吃著、喝著、呼吸著化學毒素,你還在夢想他大學畢業的那一天:你忘了,幾年前在南部有許多孕婦,懷胎九月中,她們也閉著眼夢想孩子長大的那一天。卻沒想到吃了滴滴純淨的沙拉油,孩子生下來是瞎的、黑的!』

『不要以為你是大學教授。所以作研究比較重要;不要以為你是殺豬的,所以沒有人會聽你的話;也不要以為你是個學生,不夠資格管社會的事。你今天不生氣,不站出來說話,明天你——還有我、還有你我的下一代。就要成為沉默的犧牲者、受害人!如果你有種、有良心,你現在就去告訴你的公僕、立法委員、告訴衛生署、告訴環保局:你受夠了,你很生氣!』

實在看不出來憑什麼當年要對政府生氣,現在就必須對政府鼓勵。若是臺灣人「很深層地部分」徹底地解嚴,恐怕只會更生氣吧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「歷史是由生於現代的我們,對於過去的探問。為了當下自身生活的理解,或是為了決定今後必須前進的方向,歷史對我們才有必要性。但是,『現在』轉眼間就成了過去,『現在』的模樣也不斷在變化著。對於過去的探問,當然也應該同樣不時地更動。該用什麼觀點看待過往,過去什麼是重要的,對於每個人,每個團體,還有每個時代,都不一樣。對過往的解釋和理解,絕非一成不變,並不是只有一種方式。」 「現代應該有現代所需要的歷史認識。當人們對於自身的問題認真的討論,嘗試催生新的歷史認識之際,力量就產生了,而時代的齒輪又一次開始走動。現在對歷史學者而言,最重要的不是忠實地遵循學界的『常識』,而是拋開過去的想法,提出符應時代的構想。」 「現代人所需要的歷史觀點是什麼呢?那就是新的世界史。所謂的世界史,是以我們看待世界的眼光為基礎,為了深刻且持平地理解在今日全球化世界發生的各式各樣事件,並訂定社會將來走向,進而產生的必要教養。」 ──羽田正
以臺灣為起點,描繪屬於未來的全球歷史。
View all pos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