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到文化部長龍應台接受聯合報訪問,說台灣人心底尚未徹底解嚴,應對政府「多一點信任、鼓勵」,不是一味的批評、反抗。不禁想起1984年龍部長的成名作〈中國人,你為什麼不生氣〉,忽忽三十年,也算是段歷史了吧。當年的她是這樣說的:
『在昨晚的電視新聞中,有人微笑著說:「你把檢驗不合格的廠商都揭露了,叫這些生意人怎麼吃飯?」我覺得噁心,覺得憤怒。但我生氣的對象倒不是這位人士,而是台灣一千八百萬懦弱自私的中國人。我所不能瞭解的是:中國人,你為什麼不生氣?』
『你怎麼能夠不生氣呢?你怎麼還有良心躲在角落裡做「沉默的大多數」?你以為你是好人,但是就因為你不生氣、你忍耐、你退讓,所以攤販把你的家搞得像個破落大雜院,所以台北的交通一切烏煙瘴氣,所以淡水河是條爛腸子;就是因為你不講話、不罵人、不表示意見,所以你疼愛的娃娃每天吃著、喝著、呼吸著化學毒素,你還在夢想他大學畢業的那一天:你忘了,幾年前在南部有許多孕婦,懷胎九月中,她們也閉著眼夢想孩子長大的那一天。卻沒想到吃了滴滴純淨的沙拉油,孩子生下來是瞎的、黑的!』
『不要以為你是大學教授。所以作研究比較重要;不要以為你是殺豬的,所以沒有人會聽你的話;也不要以為你是個學生,不夠資格管社會的事。你今天不生氣,不站出來說話,明天你——還有我、還有你我的下一代。就要成為沉默的犧牲者、受害人!如果你有種、有良心,你現在就去告訴你的公僕、立法委員、告訴衛生署、告訴環保局:你受夠了,你很生氣!』
實在看不出來憑什麼當年要對政府生氣,現在就必須對政府鼓勵。若是臺灣人「很深層地部分」徹底地解嚴,恐怕只會更生氣吧。